天津北方網訊:隨著北方冬季臨近,一年一度的常規供熱“大考”即將拉開帷幕。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委獲悉,目前全市供熱准備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,10月底前全市供熱站點將全面具備點火條件。
按照《天津市供熱用熱條例》有關規定,我市法定供熱時間為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。為應對可能發生的極端天氣,市城市管理委員從10月25日起,組織行業專家、氣象等職能部門開展多輪次氣象會商。下一步,將根據氣象預報預測的氣溫情況和變化趨勢,依法依規、科學精准確定今冬供熱啟動時間。
與此同時,全市供熱服務熱線、維修及應急隊伍已提前進入熱備狀態,確保一旦啟動,快速響應、優質供熱。
供熱管家上門服務,築牢今冬溫暖防線
在北辰區雙環村街道,津安熱電北辰供熱服務中心專工劉東和同事們正在開展新一輪入戶,進行供熱前期設備設施巡檢和清污排氣工作。

在居民家中,劉東俯身仔細檢查了暖氣片接口,觀察並未出現“跑冒滴漏”現象後,走到暖氣片側面的排氣閥前,熟練輕輕擰動閥門,隨著“?嗒”一聲,細密的氣泡從閥口排出,幾秒後水流變穩。“供暖前這些日子,您還需要留意閥門有沒有滴漏的情況,有問題即時打電話報修。”排氣過程中,劉東細致地叮囑居民。
“今年我們主要針對頂層、邊角戶及往年報修過的重點住戶,做入戶排氣和設備巡檢。我們對這類住戶已經專門建立了臺賬,在供熱前重點關注,開展多輪排氣。”劉東介紹說,其所在的供熱站覆蓋20多個小區,超20000戶住戶,全站40餘位供熱管家分崗負責設備巡檢、入戶排查、政策宣傳等工作。
就今年整體情況來看,樓道公共區域及住戶家中設備故障率較低,這得益於供熱工作未雨綢繆,早在春季就開始“巡診問脈”。自今春停熱後,北辰供熱服務中心就著手設備維護,更換舊管網、老舊閥門、循環泵等設備,為本季供暖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礎。
“只要供熱前把准備工作做紮實,等到正式供暖後就能少些問題,居民也能舒心暖和地過冬。”劉東說得朴實又真切。
民心工程超額完成,供熱設施煥然一新
2025年,天津繼續將“供熱提昇工程”列為20項民心工程之一,全年實施供熱舊管網改造200公裡,覆蓋南開、北辰、濱海新區等10個行政區,重點提昇晉寧北裡、橫江裡等44個小區的供熱運行效能,目前已超額完成任務。通過“冬病春診”專項行動,對往年高投訴、高故障站點和小區開展“拉網式”排查,科學制定整改方案,有效提昇供熱系統“健康水平”。

此外,針對居民戶內設施老化、堵塞、不熱等“最後一米”難題,天津連續多年開展“冬病夏治”,2025年累計完成戶內供熱設施提昇改造8214戶,超額完成年度目標。改造內容包括優化散熱器、改造戶內管道、更新閥門濾網、提昇門窗保溫等。通過“一戶一策”精准施策,不僅室溫更均衡,故障率也大幅降低,群眾滿意度顯著提昇。
老舊管網全面昇級,熱網安全更有保障
去年,為從根本上解決老舊小區供熱不穩定問題,天津持續推進供熱老舊管網改造,分年度謀劃實施供熱管網及設施建設改造項目229個,計劃建設改造管網9183公裡,更新熱源、換熱站、單戶分環及智能設備等。

2025年已實施“兩重”改造項目18個,完成供熱管網改造1117公裡,單戶分環改造75萬餘平方米,更新閥門表具10萬餘臺套,惠及1500餘個社區,規模為近年之最。通過系統性更新,全市管網故障率同比下降38.32%,供熱安全與質量實現“雙提昇”。
綠色低碳轉型提速,供熱更加清潔高效
在保障供熱的同時,天津積極推動供熱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。按照《天津市供熱專項規劃》,優先利用熱電聯產等清潔能源,因地制宜發展地熱等可再生能源,構建“熱電聯產及燃氣供熱為主、地熱等清潔能源為輔”的清潔供熱體系。
此外,天津還深挖地熱、工業餘熱等綠色能源潛力,推廣“可再生能源+常規能源”互補供熱模式,提昇供熱系統能效。如東麗區大畢莊供熱站與附近垃圾焚燒電廠合作,實現能源循環利用,年節省燃氣約3000萬立方米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9萬噸,既降低了供熱成本,又實現了清潔供暖。
服務再昇級,便民利民有溫度
為讓群眾享受更便捷、更人性化的供熱服務,天津在繳費、報停、報修等環節推行“智能+傳統”雙軌並行,既支持線上繳費、電子報停,也保留現金、網點等線下方式,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提供預約上門、幫辦代辦等貼心服務。同時,我市設置供熱管家1723名,與社區網格聯動,主動靠前服務,確保群眾訴求“接得快、辦得好”。

安全是供熱的生命線,在這一方面,天津構建了“預防為主、防治結合、應急兜底”的供熱安全保障體系,開展供熱設施“全身體檢”,重點排查鍋爐、管道、閥門、安全附件等關鍵環節,確保隱患動態清零。同時,組建300餘人市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,完善應急專家庫與物資儲備,定期開展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,確保突發情況快速響應、妥善處置。
供熱系民生,冷暖總關情。今冬明春,天津將以更加安全、綠色、高效的供熱體系,守護千家萬戶的溫暖與幸福,讓市民身暖心更暖。
(津雲新聞記者 趙穎妍 實習記者 白思婕 攝影 戴濤)









